16岁的她入选“领军计划”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,度过九年学习时光。24岁的她,将去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。她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安琪儿。
读博期间,安琪儿致力于攻克感知、控制、通信领域的难点问题,在多机协同领域产出累累硕果,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清华大学校级奖学金等多项荣誉,从电子工程跨界航天航空,她立志助力航天智能化技术发展。
安琪儿生活照
五年马拉松,共发表11篇论文
“在清华,优秀的同学太多了!”安琪儿谦虚地表示,在众多清华毕业生里,自己只是平凡而普通的一员。
本科时, 安琪儿去旁听了系里所有专业方向代表老师的课题组组会。安琪儿说,“一方面是为了广泛了解、扩大视野,另一方面也是看看师兄师姐是怎么做科研的,认真想清楚这条路到底适不适合自己、我能不能在这个方向坚持下去。”
安琪儿发现了一个尚未取得完全技术突破的蓝海领域: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越发自动化、智能化的今天,要将自动驾驶变得更完备、要把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,其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——视觉感知。
把博士研究生的五年看作一场马拉松,终点线是实现“多机协同视觉感知”——安琪儿读博期间的所有研究课题都围绕着其展开。
博士五年来,安琪儿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共11篇论文,其中SCI期刊文章6篇、EI会议文章5篇。 “博士只有五年的时间,我需要提前规划好在每个时间节点大概完成怎样的任务。 ” 这些不同阶段的小目标, 是 满足自己求索科 学的初心和突破未知的好奇 。
安琪儿在进行国家奖学金答辩
尝试即有意义,曾一周刷完教材
“由于多机协同视觉感知属于交叉领域,基础理论相对匮乏,我需要不断阅读各个学科的专业文献、技术博客,逐步搭建起理论框架。”
有时面对实际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,安琪儿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学会一项技能、或是了解一个学科。她曾只花了一个星期就“刷”完了视觉SLAM领域(同时定位与建图)的“大部头”教材。
在实验室进行理论推导时,安琪儿会把所有的演算草稿纸都攒起来,最后发现整理出来有用的稿纸不到1/3。“我们常会急于找到那1/3的成功,但另外2/3也不是毫无意义的,它帮助我们去规避掉一些错误选项。”
疫情期间,安琪儿面临博士论文开题,又收到需要“大修”的论文